等离子有望借3D热潮重回平板市场主流
虽然在目前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等离子的销售份额还无法与强势的液晶“平起平坐”,但业内注意到,2009年底,各地为了解决产能瓶颈,争相投资引进液晶面板生产线。与此同时,等离子在国内已经悄然形成了上下游链接的完整产业链,基本形成了从屏幕到整机的三大产业集群。随着3D影像的普及和等离子护眼、节能、耗电技术的突破,业内人士分析,等离子电视有望重新夺回全球平板市场的主流地位。随着全球等离子产业大规模向中国转移,意味着等离子电视率先在中国复苏。
三大产业集群的形成
记者了解到,中国至少有三个等离子产业集群,包括华东的LG、松下、熊猫。日立与华中地区的安徽新浩合作,年产42英寸等离子面板150万块;西部地区,有长虹的虹欧等离子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产业集群基本都是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从屏幕开始整机,这意味着未来等离子电视行业不太可能出现目前液晶市场遇到的屏幕短缺等尴尬现象。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家电行业知名专家鲁剑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其实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市场出现的时间明显早于液晶,但为什么等离子没能利用“先入为主”的观念,反而被液晶赶超呢?他指出,掌握等离子核心技术的几大巨头当初对技术合作过于保守,使得中国彩电企业在看不到希望后无奈转投液晶阵营。此后,随着液晶电视逐渐在市场上胜出,等离子阵营逐渐加大了相互合作的力度,长虹的等离子产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此外,包括海尔、创维等曾经去液晶化的国产品牌,现在也在尝试回归等离子阵营。与此同时,全球平板显示产业也呈现出向中国内地转移的趋势。近两年,越来越多支持等离子产业各方面的企业集中在中国市场,这直接导致中国市场成为全球等离子产业转移的沃土。
另外,政策层面也在传递这个信息。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有意识地推动等离子产业链的国产化,比如给予国内一些配套企业如银电极材料、荧光粉材料、氧化镁保护膜材料、过滤膜等一定的政策扶持资金,鼓励其参与等离子电视配套产业的研发。
口碑营销出现拐点
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平板电视消费需求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液晶电视总销量约为1600万台,等离子电视销量约为180万台。如此悬殊的差距,印证了等离子电视在中国平板市场的无奈。不过,同样在这份报告中,在愿意第二次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中,87%的等离子电视用户仍会选择等离子;液晶电视用户价值为70%,说明等离子用户忠诚度高于液晶。
为什么目前在市场上不占优势的等离子电视用户忠诚度比液晶电视高?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社会上的舆论过于偏向液晶电视,使得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电视时无法获得客观的信息,因此往往忽略了对等离子电视的选择。但这也让等离子电视厂商更加重视了解等离子的消费者的口碑营销!
“外行买液晶,内行选等离子”的说法在中国彩电业颇为流行。国家数字电视检测中心技术总监张素冰博士明确支持等离子电视:同分辨率的两类平板电视相比,等离子电视的动态画面清晰度远高于液晶。张素冰向记者解释,液晶电视使用背光,响应时间在4到12毫秒之间;但是等离子是自发光的,是瞬间的,两者的响应速度相差千倍,所以液晶电视会有一些拖尾现象。张素冰认为,消费者在选购平板电视时,应该重点关注电视的动态画面清晰度能达到多少电视线,而不是只听厂家片面的高清、全高清的提法。
3D电视增强升级
相比等离子的“一体机”等优势,消费者对平板电视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也将实现等离子的全面复苏。在平板电视行业,一直有“低头看液晶,抬头看等离子”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意思是,由于技术原理和制造工艺的不同,LCD技术更适合制造小屏电视产品,而等离子更适合制造大屏产品。
中国电子商会的调查显示,虽然今年预计购买彩电的人数是等离子的两倍多,但购买50英寸以上大屏平板电视的消费者比例为1:1,42英寸以上等离子电视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6.1%,远超同尺寸液晶电视。说明大尺寸平板电视的需求群体明显增加了等离子电视的比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国内家庭购买的平板电视尺寸逐渐增大的趋势,“更适合更大尺寸”的等离子电视正迎来新的复苏契机。
此外,随着3D电影《阿凡达》在中国的流行,将助推大屏幕优势的等离子电视无疑将回归市场主流。另外,3D显示必须解决鬼影问题。如果动态分辨率不高,就无法实现高质量的3D图像,而等离子电视高动态清晰度的优势为3D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因此,目前3D已经成为很多等离子企业的营销重点。
三星去年试探性地推出了基于3D功能的等离子电视。长虹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3D显示将是下一代等离子电视的最大卖点。长虹目前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奥普拉·温弗瑞等离子电视,将具备护眼、节能、全高清、尺寸完整、无残影、美观超薄,以及网络、触控、3D等新功能。松下等离子显示器公司销售部张朝兴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透露,“松下的3D蓝光等离子今年将在国内上市。”
链接:http://www.bqchun.com/493.html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互联网,本着免费学习与分享的目的,如涉嫌侵权等问题请联系站长删除。